石油齿轮泵振动的解决方法跟修理常识
一、齿轮泵振动的解决方法
不锈钢油泵在转动设备和流动介质中,机械振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机组的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在机组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方面应尽可能避免振动造成的干扰问题,把振动危害减轻到低限度。当齿轮泵或机组发生振动时,应针对具体情况,逐一分析可能造成振动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后,在采取的技术措施加以。有些措施比较简单,有些措施相当复杂。若需要大量的资金,应对可采用的几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合机组技术改造进行。以下给出了电机、齿轮泵及泵房振动的常见原因及措施。
齿轮泵振动常见原因及措施:
1.手动盘车困难:泵轴弯曲、轴承磨损、机组不同心、叶轮碰泵壳。措施:校直泵轴、调整或换轴承、重校机组同心度、重调间隙。
2.齿轮泵轴摆度过大:轴承和轴颈磨损或间隙过大。措施:修理轴颈、调整或换轴承。
3.水力不平衡:叶轮不平衡、离心泵个别叶槽堵塞或损坏。措施:重校叶轮静平衡和动平衡、堵塞,修理或换叶轮。
4.轴流泵轴功率过大:进水池水位太低,叶轮淹没不够,杂物缠绕叶轮,泵汽蚀损坏程度不同,叶轮缺损。措施:抬高进水池水位,降低水泵安装高程杂物,并设置栏污栅,修理或换叶轮。
5.基础在振动:基础刚度差或底角螺丝松动或共振。措施:加固基础、拧紧地脚螺丝。
6.齿轮泵机组效率急剧下降或轴流泵机组效率略有下降,伴有汽蚀噪音。措施:改变水泵转速,避开共振区域,查明发生汽蚀的原因,采取措施汽蚀。
其它原因引起的机组振动及措施:
1.拦污栅堵塞,进水池水位降低。措施:栏污栅清污,加设栏污栅清污装置。
2.前池与进水池设计不合理,进水流道与泵不配套使进水条件恶化。措施:栏污栅清污,加设栏污栅清污装置合理设计与该进前池、进水池和进水流道的设计。
3.形成虹吸时间过长,使机组较长时间在非设计工况运行。措施:加设抽真空装置,合理设计与改进虹吸式出水流道。
4.进水管道固定不牢或引起共振。措施:加设管道镇墩和支墩,加固管道支撑,改变运行参数,改变运行参数避开共振区。
5.拍门反复撞击门座或关闭撞击力过大。措施:流道(或管道)出口前设排气孔,合理设计拍门采取控制措施,减小拍门关闭时的撞击力。
6.出水管道内压力急剧变化及水锤作用。措施:缓闭阀及调压井等其它防止水锤措施。
7.齿轮泵机组启动和停机顺序不合理,致使水泵进水条件恶化。措施:优化开机和停机顺序。
二、齿轮泵的修理常识
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齿轮泵会出现泵油不足,甚至不泵油等故障,主要原因是有关部位磨损过大。齿轮泵的磨损部位主要有主动轴与衬套,被动齿轮中心孔与轴销,泵壳内腔与齿轮,齿轮端面与泵盖等。润滑油泵磨损后其主要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时,应将其拆卸分开,查清磨损部位及程度,采取相应办法予以。
一,主动轴与衬套磨损后的
齿轮泵主动轴与衬套磨损后,其配合间隙增大,必将影响泵油量。遇此,可采用修主动轴或衬套的方法恢复其正常的配合间隙。若主动轴磨损轻微,只需压出旧衬套后换上标准尺寸的衬套,配合间隙便可恢复到允许范围。若主动轴与衬套磨损严重且配合间隙严重超标时,不仅要换衬套,而且主动轴也应用镀铬或振动堆焊法将其直径加大,然后再磨削到标准尺寸,恢复与衬套的配合要求。
二,润滑油泵壳体的修理壳体裂纹的修理:壳体裂纹可用铸508镍铜焊条焊补。焊缝须紧密而元气孔,与泵盖结合面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05毫米。
主动轴衬套孔与从动轴孔磨损的修理:主动轴衬套孔磨损后,可用铰削方法磨损痕迹,然后配用加大至相应尺寸的衬套。从动轴孔磨损也以铰削法磨损痕迹,然后按铰削后孔的实际尺寸配制从动轴泵壳内腔的修理:泵壳内腔磨损后,一般采取内腔镶套法,即将内腔搪大后镶配铸铁或钢衬套。镶套后,将内腔搪到要求的尺寸,并把伸出端面的衬套磨去,使其与泵壳结合面平齐。
阀座的修理:限压阀有球形阀和柱塞式阀两种。球形阀座磨损后,可将一钢球放在阀座上,然后用金属棒轻轻敲击钢球,直到球阀与阀座密合为止。如阀座磨损严重,可先铰削除去磨痕,再用上法使之密合。柱塞式阀座磨损后,可放入少许气门砂进行研磨,直到密合为止。
三,泵盖的修理
工作平面的修理:若泵盖工作平面磨损较小,可用手工研磨法磨损痕迹,即在平台或厚玻璃板上放少许气门砂,然后将泵盖放在上面进行研磨,直到磨损痕迹,工作表面平整为止。当泵盖工作平面磨损超过0.1毫米时,应采取先车削后研磨的办法。
主动轴衬套孔的修理:泵盖上的主动轴衬套孔磨损的修理与壳体主动轴衬套孔磨损的修理方法相同。
四,齿轮的翻转使用
齿轮泵齿轮磨损主要是在齿厚部位,而齿轮端面和齿顶的磨损都相对较轻。齿轮在齿厚部位都是单侧磨损,所以可将齿轮翻转180度使用。当齿轮端面磨损时,可将端面磨平,同时研磨润滑油泵壳体结合面,以齿轮端面与泵盖的间隙在标准范围内。